-
有关网上行为的底线,国信办早在2013年便提出了“七条底线”:即法律法规底线、社会主义制度底线、国家利益底线、公民合法权益底线、社会公共秩序底线、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。
依法治网,需要每个网民的积极参与,和共同坚守。坚守“法律法规底线、社会主义制度底线、国家利益底线、公民合法权益底线、社会公共秩序底线、道德风尚底线、信息真实性底线”,做到不触底线,不碰红线,不踩黄线,坚守“七条底线”,一方面要把好源头关,禁止谣言在网络上传播和蔓延,维护互联网产业健康的成长秩序。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充分保障网民言论自由的权利,倡导广大网民要依法上网、文明上网,要让广大网民懂得,依法治网并非要钳制舆论,而是要鼓励网民敢于发声、文明发声、理性发声。守住底线,不踩红线,要有责任担当,网民在自由表达的同时,应依法上网,嘴上多个“把门”的,手中多个“带闸”的,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,不捕风捉影,在网上以讹传讹,不搞“人肉搜索”暴露他人隐私,严守边界,把好信息源头,杜绝违法和不良信息传播。 积极引导网民文明上网、文明发言,避免沦为有害信息的发酵池、滋生地。
-
现实生活中,每个人都应该知法、懂法、守法、护法,以事实为依据,以法律为准绳。互联网是虚拟空间,有一定的隐匿性,但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。如果不遵守法律法规,互联网就会乱成一锅粥,成为一团乱麻。
-
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,这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结果。坚守社会公共秩序底线,是让我们的生活有秩序、平稳运行的需求。
-
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每一个公民的应为之举。互联网没有国界,但网民有国界。对于那些以民主、自由的外衣试图颠覆我政权的行为,要与之作坚决的斗争。爱国是最基本的信仰,我们应当自觉地坚守。
公民合法权益底线是网络世界每一个网民公平、权益必须得到保证的要求。网络为公民合法权益维护打造了一个崭新的平台,我利用这个平台,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,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某些人利用这个平台维护自己的非法权益。
-
网络虽然给了个人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度,但它并不是没有任何约束的公共场所,不能认为这里没有互相监督和道德约束,可以随心所欲。网络与现实是互动的,网上不道德问题不仅影响网络的文明建设,而且会直接影响现实社会的进步与发展。所以,营造风清气正的公共秩序,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。
-
人是社会性的群体,只要有人的活动参与,就要受到人类社会各种道德伦理的约束,决不能借口网络世界的虚拟性、匿名性、相对性而漠视或否定网络道德。我们要努力强化网络主体的道德责任,提高对网络行为和网络文化的是非鉴别力,自觉抵制不良网络文化侵蚀;要依靠网络主体的理性、信念和内心自觉来自律。
-
对于信息而言,最忌讳的就是虚假信息。虚假信息跟真实信息在一起,鱼目混珠、鱼龙混杂,蒙蔽了人们的双眼,影响了人们对于信息真实性的判断。